2018-08-15 14:52:33 来源:
导语:最近《延禧攻略》的热播,让小伙伴们像着了魔一样沉迷清宫日常。整部剧的画风和剧情的走向都得到了大家伙儿的一致好评。
延禧攻略女主吴谨言
于老师这次狠心抛下往日的高饱和度审美,画面和服装色彩配色的选用舒缓雅致,颇有皇室的庄严感。
莫兰迪色系
说起这种低饱和度和高级灰调,芭姐可以做一个小科普,这种色系被称为“莫兰迪色系”,来源于意大利的著名画家乔治·莫兰迪(1890-1964,Giorgio Morandi )笔下。
乔治·莫兰迪自画像
高级的性冷淡色能让画面用最优雅的状态,呈现出令人舒缓的观感,这也就是为啥《延禧攻略》至今都让人忍不住一通夸的原因喽。
不仅整部剧的色调高级,剧中人物的妆容也是备受关注的看点。
造型细节都是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审美改良。
古代满族女子每边耳朵会扎三个耳洞,名为一耳三钳。
一耳三钳
耳饰的佩戴也是人物地位阶级的体现,清朝把东珠(产自中国东北松花江、黑龙江、乌苏里江、鸭绿江等流域的野生珍珠)看作珍宝。
在清代帝后的朝冠、朝珠、领约等代表着皇家气派的地方,都少不了东珠的身影。乾隆皇帝公开说过:“(东珠)王公等冠顶饰之,以多少分等秩,昭宝贵焉”(《清高宗御制诗》)
高贵妃
从皇后以下的妃嫔,可以使用东珠的数量是逐渐减少的,最后一级可以享用东珠耳环的是嫔,可用“镶四等东珠十二颗金珥一副”,并且以使用东珠的等级区分身份尊卑。
仔细观察这部剧中人物对珍珠的佩戴上,也是颇为用心了。
皇后、贵妃、娴妃等人所佩戴的为东珠耳饰,并且皇后的珍珠较为大颗。
富察皇后
高贵妃头饰
娴妃
而在第一集中进宫选秀的舒贵人所佩戴的,就是玉石耳坠了。
玉石耳坠
除了大家都颇为关注的朝冠和头饰,其实造型中对于压襟的造型还原也很是用心。
剧中人物的纽扣处多挂有形式各色的漂亮串珠,便是古代女子佩戴的压襟了。
古代女子佩戴的压襟
自唐代出现,流行于明清时期,女子衣着肥硕,经不住风吹,便用压襟压住轻薄的衣衫,同时也有装饰的作用。
压襟
压襟也可为手串的造型,因为当时的妹子对手串极为喜爱,既能放在胸口装饰,也可以取下来戴在手上。
压襟也可为手串的造型
不仅能让衣服平顺,起到装饰作用,行走的时候还会发出轻柔的声响,增添优雅。
魏璎珞在宫女时期所佩戴的压襟,和后期升为妃嫔所佩戴的压襟造型上大为不同,所以压襟的材质和美观度,当然也是地位的象征了。
魏璎珞刚入宫是所佩戴的压襟
女主魏璎珞的长相清冷凌烈,小小一张巴掌脸,颇为符合清宫妃子的长相。
说起整部剧中的妆容重点:柳叶眉、咬唇妆,也都是符合史料考证的了。
女主魏璎珞
由于清朝女子地位低下,多为迎合男性审美为主,女子们要显得低眉顺眼,娇作献媚。
皇后画像
当时女性的眉形均为眉头高、眉尾低的形态,形状纤细修长,弯似新月,越发衬托出女性清秀柔美的姿态。
眼妆均为淡雅自然,而唇妆就是重中之重了。清朝的唇妆仍以樱桃小口为美,沿袭了点唇的画法。
点唇
除了樱桃小口之外,较为有代表性的唇妆为上唇涂满口红,而下唇只涂中间一点点的T字形唇,在当时的宫廷中非常流行。
樱桃小口
还有一种涂法是只涂下唇,不涂上唇。
只涂下唇,不涂上唇
除了大家在剧中关注到的“画黛眉、涂唇脂”的步骤,敷粉也是古代女子化妆的第一步,也就是我们现在化妆的底妆步骤。
早在北魏末年的《齐民要术》就详细记载了女子制作敷面米粉的方法,米要选用梁米或粟米,将米磨成细粉沉于凉水发酵腐烂,再洗去酸气,然后用一个圆形的粉钵盛以米汁使其沉淀,最后放于日头下曝晒,晒干后的粉末即可用来敷面。
女子制作敷面米粉
在米粉之后,古代的漂亮妹妹又发明了铅粉。铅粉的美白效果也是早早的就被古人发现了。
我们常说的“洗尽铅华”,这里的“铅”,就是古代妹妹们化妆用的铅粉。
古代洗脸容器
而铅粉作为重金属对于皮肤的危害大家怕是从各种报道中有所耳闻,但在古代,铅粉属于高档化妆品的存在。
到了清朝就已经出现了珍珠加工而成的“珠粉”,和滑石等细石研磨而成的“石粉”等作为底妆。
清代嵌玛瑙铜粉盒
画了这么精致的妆,可怎么卸妆呢?
淘米水是最早使用的卸妆洗脸的水。
而到了宋代,就已经拥有美容效果的肥皂了。将皂角与香料、各种有美容效果的中草药配在一起,捣成碎末,再凝聚成团,做成团块形式的成品,在市场上出售。
后宫里争奇斗艳的妃嫔们每天都想办法美美美,除了化妆和清洁,当然保养有道。
之前的剧情里,魏璎珞去给高贵妃送牛乳,沉甸甸的两大桶牛乳原来是给高贵妃送去泡澡养颜。
魏璎珞去给高贵妃送牛乳
皇上还因为心疼魏璎珞被高贵妃踩到受伤,把用牛乳泡澡给禁止了。